新解法看R者经估值济的0万从7创作时代
最近在科技圈里,创作者经济这个概念又火起来了。你可能也注意到了,像Friend.tech这样的社交应用突然爆红,连马斯克接手后的Twitter(现在叫X)也开始给创作者分广告收益了。这让我想起当年比尔·盖茨在1996年那篇著名的《内容为王》里说的话,他早就预言过内容创作者会成为互联网的中坚力量。但说实话,直到今天,大多数创作者依然在给平台"打白工"。 记得我刚入行做自媒体那会儿,平台给的分成比例还算不错。但这些年,眼看着大平台把抽成比例越调越高,很多创作者朋友都在抱怨:辛辛苦苦做内容,结果大头都让平台赚走了。更气人的是,平台动不动就改算法,今天还红红火火的账号,明天可能就没人看了。这不就是典型的"用完就扔"吗? 高盛最近出了份报告,说创作者经济市场规模到2027年能到4800亿美元。这么大的蛋糕,凭什么创作者只能分到边边角角?我觉得Web3技术可能就是这个问题的解药。最近有个叫RepubliK的项目拿到了600万美元种子轮,估值7500万,在熊市里能拿到这个成绩,说明投资人对Web3+创作者经济这个组合挺看好的。 RepubliK这个项目很有意思,它就像个"Web2.5"的社交平台。简单来说,它保留了We2社交媒体的使用体验(这点很重要,毕竟用户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),但在底层引入了区块链技术。最吸引我的是它的"创作者代币"机制 - 每个创作者都能发行自己的代币,粉丝可以买来支持自己喜欢的创作者。 举个例子,假设你是个美食博主,在RepubliK上发行了自己的代币。铁粉买了你的代币,不仅是在支持你,更像是在"投资"你的未来。如果你的内容越来越火,代币价值可能也会涨。这就把传统的"打赏"变成了更有想象空间的"共创"关系。 他们还搞了个XP系统,特别像游戏里的经验值。你互动越多,创作越好,XP就越高。这个设计挺聪明的,把枯燥的"刷数据"变成了有趣的"升级打怪"。我试用了一下,确实比传统平台那种冷冰冰的算法推荐更有意思。 说实话,现在做Web3社交的项目不少,为什么RepubliK能拿到OKX Ventures、红杉这些大机构的钱?我觉得关键是他们的团队配置。创始人Daniel He以前是Enjin的经济顾问,顾问里还有Paxos的联合创始人Richmond Teo。这些人既懂区块链,又懂传统金融,组合起来就很对投资人的胃口。 他们最近宣布要搞代币空投和TGE(代币生成活动),我猜这波融资就是为了这个做准备。从路线图看,他们计划把38%的代币都用于内容奖励,这个比例在同类项目里算是很大方的了。 作为一个在内容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,我对Web3+创作者经济这个方向特别看好。RepubliK这类项目最打动我的,不是那些花哨的技术名词,而是它真的在尝试解决创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- 收益低、没话语权、被平台裹挟。 当然,这个模式能不能跑通还要观察。但至少,有人在认真思考如何让创作者真正掌控自己的内容和收益,这就已经很值得期待了。毕竟,在这个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时代,我们值得更好的回报。Web2的困境与Web3的曙光
RepubliK的创新玩法
资本为何买单?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今晚数字货币市场走势:我的实战操作建议
- 9月19日BTC/ETH合约市场观察:抓住反弹行情的正确姿势
- 熊市中的白衣骑士:解密DWF Labs的资本游戏与二级市场生存法则
- 俄罗斯秘密武器曝光:专为矿工打造的制裁规避方案
- 当金融巨头纷纷入局:EVM正在成为华尔街的新基建
- 市场观察:USDC和DAI为何成为稳定币中最脆弱的选手?
- 重磅!中本聪核心项目OEX空投来袭,这次千万别再错过
- 11.13市场观察:当行情遇上CPI数据,我们该如何应对?
- 币圈风云再起:从英伟达到华尔街的市场启示
- 比特币短线交易观察:抓住这一小时的关键窗口
- 精准把握市场脉搏:一次漂亮的止盈操作实录
- 最新进展:比电视剧还戏剧
- 暴赚350点!跟着老司机在币圈躺赚的快乐你想象不到
- SRM币价触底反弹在即?深度剖析背后玄机
- 波场TRON迎来里程碑时刻:TVL突破185亿美元大关
- 币圈老司机的生存指南:如何在动荡市场中稳操胜券
- 比特币走势分析:市场情绪高涨,15万美元目标渐行渐近
- 市场捷报:比特币多单精准命中500点大关
- 深夜币圈观察:当市场平静时,这些信号最值得关注
- 加密货币土狗市场的生存法则:6条血泪经验分享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