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真吗正困造的正需户真境我们要的是用
每次参加区块链会议,总会听到老生常谈的话题:Web3的用户体验太差了!确实,当你看着新用户为了注册一个钱包要记下12个助记词时,很难不皱眉头。但是说实话,我认为我们可能搞错了方向。 让我讲个真实的故事。2018年牛市时,我认识一个60多岁的大妈,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,却硬是学会了使用MetaMask交易NFT。为什么?因为她听说能赚钱。这让我意识到:当产品能真正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时,再难用的界面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。 想想早期的iPhone吧,那个虚拟键盘简直是个灾难,但人们还是趋之若鹜。再看看互联网早期,56K的拨号上网速度慢得像蜗牛,但没人能阻挡上网的热情。人们愿意为真正需要的东西忍受不便。 我特别喜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,因为它道出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真理:人类的需求亘古不变。我们永远需要食物、住所、社交、尊重和成就感。问题是,现在的Web3项目大多只盯着最顶层的"赚钱"需求。 这让我想起2021年NFT热潮时的场景。当时几乎所有项目都在喊"快来买,会升值",但牛市一过,90%的项目就销声匿迹了。这种单纯依赖金融投机的模式,就像在沙滩上建城堡,经不起时间的考验。 有趣的是,一些小型实验已经开始探索Web3的其他可能性。比如我加入的一个作家DAO,成员们不是为了炒币,而是真心想建立一个支持创意写作的社区。我们用NFT来证明会员身份,用代币来投票决定出版计划。这种基于共同兴趣建立的归属感,远比金钱带来的联系更持久。 还有Sound.xyz这样的平台,让音乐爱好者可以直接投资看好的独立音乐人。这不仅仅是投机,而是把粉丝变成了真正的利益相关方。想象一下,如果你年轻时投资了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... 最近我看到一个数据:仅2023年8月,以太坊及其Layer2上就铸造了近1亿个NFT。这些链上足迹实际上描绘出了用户的兴趣图谱。理论上,我们可以基于这些数据为用户匹配志同道合的朋友,就像现实世界中,集邮爱好者会自动聚在一起一样。 我在想,也许未来的社交网络不会再问"你在想什么?",而是会说"根据你的链上足迹,我们发现你可能对这类艺术感兴趣"。这种基于行为的推荐,可能比现在的算法更懂我们。 说实话,现在的Web3就像1995年的互联网——大家都知道它很重要,但除了发邮件和建主页,没人能确切说出它还能干什么。我们需要更多大胆的实验,去探索区块链技术如何满足人类更本质的需求。 加密货币要真正走向主流,光靠"能赚钱"是远远不够的。它需要像亚马逊简化购物、Facebook连接朋友那样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。这条路可能很长,但值得期待。用户体验真的那么重要吗?
马斯洛金字塔的启示
Web3不该只是数字赌场
链上数据的无限可能
前方的路还很长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或将面临长期回调,牛市支撑带成关键战场
- 币圈老司机的独白:从36到72,我在贪婪与恐慌中悟出的生存法则
- 独角兽企业的江湖风云:一场价值万亿的创投江湖实录
- 法国加密货币税收全景:创新沃土还是监管迷宫?
- 当你手握1亿数字货币却无法提现:一场关于财富自由的现实考验
- 比特币:新型避险王者正在崛起?
- 以太坊Layer2技术栈大战:谁将主导下一代扩展方案?
- 加密货币午盘实战:洪伟带你看多单如何轻松收米
- 市场叙事大乱斗: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,我们该如何投资?
- NFTScan在PlatON网络中的崛起:从数据服务到验证节点的华丽转身
- 当代码碰上民主:DAO治理合约的前世今生
- 比特币真能冲上300万?一位比特币疯子的疯狂预言
- 当古老黄金遇上数字时代:价值共识的千年传承与革新
- 数字货币市场遇冷:比特币以太坊或迎来深度调整
- 比特币四年周期将至:普通投资者的生存指南
- 比特币热潮席卷全球:英国人疯狂搜索800%,美国人也不甘示弱
- 一个挪威码农的奇幻漂流:5000枚比特币的意外之旅
- 萨尔瓦多比特币总统强势角逐连任 争议与支持并存
- 柴犬币SHIB背后的神秘力量:鲸鱼玩家如何左右市场走向?
- PEPE币暴涨70%后突破关键价位 百倍增长神话或将上演
- 搜索
-